近年已很少聽本地歌曲(除非是朋友推介),因感到香港樂壇已變得一池死水了。唱片公司只會重視歌手的包裝,沒有外在的優勢,就算歌聲悅耳,也未必得到唱片公司垂青。縱觀陳XX與容XX在樂壇稱王稱后了多年,雖然歌藝還可,但卻欠缺了鮮明的個人風格與特質。就算偶爾有一、兩首上佳作品,也只在於詞或曲的功勞,而不是歌聲本身。要在現今樂壇找出單憑歌聲本身就令人一聽難忘的歌手,是零。
反觀台灣樂壇市場較廣,能容納不同類型的歌手發揮,有外表沒外表的,都能獨當一面,各具特質。要聲音澎湃的有蕭敬騰,歌聲穿透心扉;要溫柔的有蘇打綠的吳青峰,那娓娓道來的餘韻留在心裏久久不散;要節奏感強的有周杰倫,會令人不其然的跟著拍子舞動;要感情細膩的有張信哲,他的清脆歌聲就像玻璃般透徹又讓人心疼…
他們都不是CHOK王美男子,靠的是打動人心的獨特聲線、風格、對歌唱的那份投入及驚人的創作才華,這正正是香港樂壇所欠缺的。縱使部份歌手唱功合格,但因為欠缺了特質,很快就會被人遺忘。
究竟是唱片公司還是我們習慣只求外表而不求真材實料,導致香港樂壇不斷萎縮起來?歌手本身,又是否該把歌藝標準提高一點,不要停留在「但求不走音就好了」的階段?
送上精彩的現場演繹 ~ 掉了 (吳青峰 ~ 蘇打綠主音 )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