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都 (巴士,銀閣寺前下) > 散策路線:哲學之道、南禪寺、平安神宮、蹴上 (地鐵) > 京都 (特急はるか) > 關西空港 > 香港
接近半年的遊記,
終於走到最後一篇,
筆尖雖仍在京都,心思卻跑到了另一個邊際….
加上墨水已用盡,
又是一個虎頭蛇尾的最終回!
說回行程尾站,
微雨下,朱紅色的平安神宮依然鮮艷奪目,
只是缺少了屬於陽光的藍。
看慣了淡雅的吉野櫻,
神苑內的八重紅枝垂櫻更能衝擊視覺。
竹傘中垂落的櫻花猶如桃紅色雨點,
灑滿一地,
飄落在池中的漣漪,
隨水流遠去,
滲透著幾分美麗的哀愁…
神苑內的紅枝垂櫻
平安神宮外圍
蹴上鐵道已不是首次踏足,
陰雨綿綿下,
櫻花樹下的過路人稍作停留便要繼續上路。
因為只有繼續向前走,
才能看到更多不一樣風景…
蹴上
追逐日本的春櫻與秋楓,
有點像沉淪毒海,
是死氣沉沉生活中的興奮劑,
好讓生命不會有太多留白,
即使那只是一個個短暫的片段…
大自然的傑作砂丘風紋與浦富海岸,
可愛的鬼太郎之鄉境港,
神的國度出雲大社,
粉紅花海下的錦帶橋,
教人深思的廣島原爆遺址,
水上神殿的宮島,
浪漫水鄉倉敷,
夢幻夜櫻與櫻花雨下的京都…
片段雖很短暫,但卻不設有效期限,好教人回味一輩子…
越過了櫻花樹下浪漫的春天,幸運的話,迎面而來的,將會是紅楓下醉人的秋天…
景點介紹
(網上資料)
平安神宮
為了復興明治維新時荒廢了的京都、繼承傳統文化並紀念平安建都1100年,京都於1895年舉辦「遷都紀念節」,在此同時創建了「平安神宮」。
正殿後面的寬闊庭院「神苑」,相傳為日本明治、昭和年間的著名園藝師-第七代小川治兵衛花費20年精心打造的池泉迴遊式庭園,被視為日本明治、大正期之庭園代表作,被指定為日本國家名勝。神苑佔地3萬平方公尺,可以見到四季應景的美麗花卉:3月下旬櫻花開始盛開;5月10日左右有燕子花(カキツバタ);5月下旬至6月上旬則以花菖蒲為代表。此外,神苑居住著翠鳥(カワセミ)等珍貴鳥類、加上龜殼上生綠藻的烏龜、南石龜(本州裡唯有在這裡可以確認存在)等,難得一見,値得駐足觀賞。
平安神宮小知識
1868年(日本慶應4年)7月,江戶改名為東京,同年9月年號由慶應改為明治。遷都的聖旨雖未發出,東京仍然成為日本的首都。自794年(日本延曆13年)平安遷都以來,長達1074年是日本政治及經濟中心的京都,人口開始逐漸減少,產生嚴重危機。京都市民為了振興京都,決定建設平安時代的「太極殿」以及供奉開創平安朝的桓武天皇的「平安神宮」;並於1940年(日本昭和15年)追加供奉平安朝最後的天皇--孝明天皇。
在這些建築中,平安神宮的資金完全來自以京都市民為主的民眾捐款,政府並沒有出錢。由於京都並未留存平安時代的建造,因此重現了當時建築樣式的平安神宮彌足珍貴,在當地(甚至全日本)建築史上具有指標性的意義。不幸於1976年(日本昭和51年)1月,因無心人放火燒毀了正殿,目前所見的正殿是1979年(日本昭和54年)所重建的。
交通
京都 | 巴士 |
蹴上 | 地鐵 |
京都 > 關西空港 | 特急はるか (Kansai Wide Area Pass) |
其它:各類京都觀光乘車卷